2025年7月5日 星期六 收藏本站    设为首页
国内 国际 财经 产经 外汇 理财 原油 股票 期货 现货 基金 保险 银行 科技 教育 健康 公益 数码 商讯 图片新闻
首页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国内 正文
盛松成详解新基建在稳增长中的关键作用 今年基建投资增速或达5%以上
2022-02-16       来源:      编辑:z0011      

财联社(上海,记者 徐川)讯,2021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,要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。对此,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、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原司长盛松成近日撰文指出,基建投资能促进经济在较短时间内企稳,并有助于改善市场预期、激发市场主体的积极性,这对今年经济稳增长有着特殊意义。他同时建议,基建投资应配合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大方向,新基建与传统基建相结合才能稳住经济基本盘。

盛松成及其团队测算,2022年经济要实现5.5%的增速(即比2021年提高0.4个百分点),基建增速至少应提高至5.4%,至少比2021年多投资8280亿元。如果考虑出口超预期下行的风险,则需要的基建投资增速将更高。

今年基建投资增速或达5%以上

盛松成指出,根据近期各地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2022年主要经济目标,绝大多数省份将GDP增速目标设定在5.5%至7%之间,其中经济总量位列全国前三甲的广东、江苏、山东均将目标设置在5.5%上下。我国GDP前两年平均增速为5.1%,若今年经济增长5.5%,将比去年提高0.4个百分点。今年出口较难维持前两年的高增长,消费增速也较难大幅提升,投资增长至少需要弥补0.4个百分点的缺口。

盛松成及其团队通过计算得出,2019和2020年固定资本形成占固定资产投资比例分别为57.15%和56.98%,均值为57.07%。在不考虑乘数效应(基建投资拉动就业、收入和消费等)的情况下,按照不变价计算,我国基建投资增速每提高1个百分点,将至少带动GDP增速提升0.08个百分点。

盛松成解释称,固定资产投资中有较大部分是土地出让金,而土地出让金不计入GDP。在基建投资固定资本形成中,由于公用基础设施建设等土地交易成本相对较低,所以上述57.07%的转化比例实际上低估了基建投资对资本形成总额的贡献。

通过进一步模拟不同转化比例下今年我国基建投资所需规模,盛松成及其团队测算:假设基建投资转化成基建投资固定资本形成额的比例分别为60%、70%和80%,那么今年经济实现5.5%的增速,即比去年提升0.4个百分点,今年基建投资需分别比去年多7924.32亿元、6934.17亿元和6191.56亿元。

应更多关注基建带动、长期、全局效应

盛松成指出,我国在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方面有不少成功经验。例如有大量的研究揭示了我国高铁网络的经济效应,包括高铁通车推动城市间经济协同发展、提高工业企业劳动生产率、改善企业出口结构、促进服务业繁荣等。这些影响超出了人们对基础设施投资的直观感受,也显著提高经济潜在增速。

“与国外历经多年形成全国性的基础设施有所不同,中国高铁网络大面积铺开是在短时间内完成的。与长期逐步形成的经济网络相比,短时间内形成一个巨大网络降低了多种交易费用,由此释放的经济潜力也更大。”

盛松成同时表示,基建投资不能只看直接的效益,还要看它的带动效益;不能只看它的短期效益,还要看它的长期效益;不能只看它的局部效益,还要看它的全局效益。

基建项目储备充足 资金充裕

盛松成指出,从项目端看,发改委要求提前申报专项债项目。数据显示,截至今年2月12日,我国PPP(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)项目投入建设和运营阶段的有1831个,投资额为2.72万亿元;还有总投资额高达8.33万亿元的储备项目有待投入建设运营。

另据有关测算,2020年我国在新基建重点领域投资约达1万亿元。盛松成认为,相较于传统基建,新基建对上下游以及相关产业链的拉动作用更大。随着新基建在基础设施投资中的占比逐步提升,它将通过上下游联动效应,进一步带动新型制造业和服务业投资。

从资金端看,盛松成表示,我国财政连续两年结余。据有关测算,目前有超过5万亿元资金可以预留到以后年份使用。财政部已提前下达今年1.46万亿元专项债额度,并明确今年专项债将重点用于交通基础设施、能源、农林水利等9个大方向。

盛松成指出,近年来,政府引导基金规模也再次攀升。本轮政府引导基金设立,与一般的政府融资平台的单一层级、单一区域的运作模式不同,具有向下延伸和区域整合的特点。这些自上而下的整合,意味着区域内部不同层级之间、跨区域资源的整合和协调,从而形成优势互补,实现协同发展。

盛松成建议,受疫情冲击、财政紧张的部分地方政府,可根据地方基建项目发展需要,适当增加中央对地方政府的转移支付,加速财政转移支付资金下拨。也可通过国开行、农发行等机构,为地方政府基建投资提供资金支持。

 
 
     栏目排行
  1. 肿瘤厌食-恶病质综合征新疗法:纳米晶体甲
  2. 循证为基,指南焕新丨2025版《CSCO
  3. 科技赋能口腔健康,泰康口腔“AI牙医”开
  4. 肿瘤患者想吃吃不下,纳米晶体甲地孕酮口服
  5. 蓬松新高度:Spes诗裴丝免洗喷雾荣膺中
  6. 美适亚纳米晶体甲地孕酮:癌性厌食-恶病质
  7. 纳米科技助力抗癌新篇章:看权威专家谈美适
  8. 美适亚 ?(醋酸甲地孕酮口服混悬液)上市
  9. Spes诗裴丝发布全新洗发水,精准解决“
  10. 杭州留学中介提醒:想要申请英美低龄留学,
     栏目推荐
数智赋能 创新突破——第九届丝博会打造数智一
2025第四届石油石化装备产业科技大会暨科技
2025第四届石油石化装备产业科技大会暨科技
2025第四届石油石化装备产业科技大会暨科技
2025第四届石油石化装备产业科技大会暨科技
2025第四届石油石化装备产业科技大会暨科技
2025第四届石油石化装备产业科技大会暨科技
恩捷李晓明:加速领跑全球锂电隔膜赛道
恩捷股份:恒捷远 PE-MBR 膜组器如何实
东方药林小毛巾:东方药林创新竹锟科技的匠心之